期刊简介
《中华肿瘤杂志》1979年创刊,ISSN 0253-3766, CN 11-2152/R。现为月刊,每期80页。《中华肿瘤杂志》1999年获第一届国家期刊奖提名奖,2001年被列为中国期刊方阵双奖期刊。1992、1997和2003年分获第一、二、三届中国科协优秀科技期刊奖。2001—2008、2013年度获“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称号,2008、2011和2014年,入选第一、第二、第三届“中国精品科技期刊”。 2006—2011年连续6年入选中国科协精品科技期刊工程项目(B类),2012—2015年入选中国科协精品科技期刊工程项目期刊学术质量提升项目,2014—2015年获得中国科协精品科技期刊工程项目科技期刊出版人才国际培训项目。2012和2013年度分别入选“中国国际影响力优秀学术期刊”。多次获得中华医学会优秀期刊奖。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首页>中华肿瘤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肿瘤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0253-3766
- 国内刊号:11-2152/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科协优秀期刊二等奖期刊收录: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知网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医学文摘,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文摘与引文数据库, 万方收录(中),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乳腺良恶性肿瘤微血管构筑的异质性及其血流动力学的功能变化
李颖嘉;文戈;杨莉;张雪林
关键词:乳腺肿瘤, 血管构筑, 血流动力学
摘要:目的 探讨乳腺良恶性肿瘤及其不同灌注区域在血管构筑、血流动力学功能、超微结构及其微血管分布方面的差异性.方法 应用实时灰阶超声造影微血管成像(MVI)技术,检测30例乳腺恶性肿瘤(33个病灶)和30例乳腺纤维腺瘤(34个病灶)的微血管造影特征.应用时间-强度曲线(TIC)定量分析技术,检测瘤灶边缘及中心部区域灌注参数及平均灌注参数峰值强度(PI)、曲线下面积(AUC)、达峰时间(TTP)和廓清时间(WOT).应用透射电镜观察瘤内新生血管超微结构改变,应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CD34的表达.结果 乳腺良恶性肿瘤造影后,病灶呈不均匀增强、充盈缺损、紊乱的血管网、血管扩张、血管迂曲征象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组病灶中,TIC多数(29/33,87.9%)呈速升缓降型;良性组病灶中,TIC多数(27/34,79.4%)呈缓升速降型.恶性组平均AUC和WOT大于良性组(P<0.05).两组平均PI和TT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组病灶边缘各灌注参数与中心区域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良性组病灶边缘各灌注参数与中心区域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组新生血管内皮细胞超微结构不同于正常血管内皮细胞,具有分裂旺盛的瘤性特征,痛灶边缘以扩张、迂曲的大血管为多,癌灶中心常见狭窄、闭塞的幼稚新生血管及固缩、变形的内皮细胞和周细胞.恶性组的微血管密度(34.84±8.34)显著高于良性组(18.65±4.69,P<0.05),微血管丰富区位于痛巢边缘.结论 实时超声造影灌注模式、TIC形态、各平均灌注参数及区域灌注参数的差异,为乳腺良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提供了重要依据.肿瘤间质中新生微血管密度、形态、分布、结构及功能的差异性,是影像学评价肿瘤血管生成的基础.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