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肿瘤杂志》1979年创刊,ISSN 0253-3766, CN 11-2152/R。现为月刊,每期80页。《中华肿瘤杂志》1999年获第一届国家期刊奖提名奖,2001年被列为中国期刊方阵双奖期刊。1992、1997和2003年分获第一、二、三届中国科协优秀科技期刊奖。2001—2008、2013年度获“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称号,2008、2011和2014年,入选第一、第二、第三届“中国精品科技期刊”。 2006—2011年连续6年入选中国科协精品科技期刊工程项目(B类),2012—2015年入选中国科协精品科技期刊工程项目期刊学术质量提升项目,2014—2015年获得中国科协精品科技期刊工程项目科技期刊出版人才国际培训项目。2012和2013年度分别入选“中国国际影响力优秀学术期刊”。多次获得中华医学会优秀期刊奖。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肿瘤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0253-3766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2152/R

邮发代号: 2-47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79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436.00

杂志荣誉 科协优秀期刊二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华肿瘤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肿瘤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0253-3766
  • 国内刊号:11-2152/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科协优秀期刊二等奖期刊收录: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知网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医学文摘,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文摘与引文数据库, 万方收录(中),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中华肿瘤杂志2005年第3期文章
  • 伴有门静脉癌栓的原发性肝癌13例报告

    原发性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为原发性肝癌晚期的主要征象之一,生存期短,治疗困难,愈后极差.近年来,我们依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采用个体化综合性治疗原则实施治疗,取得了较好疗效.......

    作者:陈曙光;芮静安;赵海涛;王少斌 刊期: 2005- 03

  • CT导向下组织间植入125I粒子治疗胰腺癌

    70年代后期,欧美一些发达国家相继开展了肿瘤内植入放射性粒子治疗恶性肿瘤的研究.随着CT设备的出现,CT引导下肿瘤内植入粒子的新兴微创方法悄然兴起.我们在CT导向下对10例胰腺癌患者肿瘤内植入了125I粒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李振家;王锡明;武乐斌;连庆峰 刊期: 2005- 03

  • 肝细胞癌伴门静脉癌栓不同治疗方法的疗效比较

    目的比较不同治疗方法对肝细胞癌伴门静脉癌栓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84例肝细胞癌合并门静脉癌栓患者的临床资料.按不同治疗方法分成5组:手术切除+癌栓取出+术后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和胸腺肽治疗组(A组)9例;手术切除+癌栓取出+术后TACE治疗组(B组)20例;手术切除+癌栓取出组(C组)7例;TACE治疗组(D组)38例;保守治疗组(E组)10例.比较各组癌栓变化和生存期.结果A、B、C、......

    作者:程树群;吴孟超;陈汉;沈锋;杨家和;丛文铭;赵玉祥;王培军;丁光辉 刊期: 2005- 03

  •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的临床特征及其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38例DLBCL患者的临床特征,结合随访资料,对DLBCL的预后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87.7%侵犯淋巴结,60.1%有结外侵犯,全组5年生存率为41.3%.多因素分析表明,患者年龄、临床分期和近期疗效是DLBCL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国际预后指数(IPI)计分低危组5年生存率为61.9%,低中危组......

    作者:杨渤彦;勇威本;朱军;郑文;张运涛;王小沛;孟松娘 刊期: 2005- 03

  • 188 Re-羟乙基二膦酸与帕米膦酸二钠联合治疗乳腺癌骨转移的临床价值

    目的探讨188Re-羟乙基二膦酸(188Re-HEDP)联合帕米膦酸二钠治疗乳腺癌骨转移的临床价值.方法48例乳腺癌多发骨转移患者随机分为3组,分别接受188Re-HEDP、帕米膦酸二钠的单独治疗及两者的联合治疗.结果188Re-HEDP组、帕米膦酸二钠组、联合治疗组止痛有效率分别为73.3%、80.0%和100.0%;骨转移病灶控制有效率分别为40.0%、33.3%和66.7%.联合治疗组疗效明......

    作者:梁九根;蒋宁一;杜建强;卢献平;刘幸光;陈少雄 刊期: 2005- 03

  • 肺转移瘤的外科治疗

    目的探讨肺转移瘤外科治疗的适应证、手术方式以及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对108例接受手术治疗的肺转移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患者的1,3,5,7及10年生存率分别为87.9%、47.3%、31.7%、23.7%和13.9%,中位生存期为34.8个月.无瘤间歇期(DFI)>36个月、单个结节、无肺外转移和行开胸手术者预后较好,而年龄、性别、症状以及原发病理眄类型对预后均无影响.结论对于有......

    作者:张轶;丁嘉安;谢博雄 刊期: 2005- 03

  • 卵巢外腹膜浆液性乳头状癌与卵巢浆液性乳头状癌比较分析

    目的探讨卵巢外原发腹膜浆液性乳头状癌(EPSPC)的临床和治疗特点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EPSPC与45例Ⅲ、Ⅳ期卵巢浆液性乳头状癌(OPSC)的临床和随访资料,比较其临床及治疗特点、对一线化疗药物的敏感性及生存时间.结果EPSPC与OPSC两组的症状、体征、CA125水平、无瘤期、复发时间、对一线化疗药物的反应及生存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EPSPC组的完全缓解率(25.0%)与OPSC组......

    作者:高雨农;刘静贤;王文;李蔚范;汤望舒 刊期: 2005- 03

  • 维甲酸受体-β等肿瘤分子标志物在食管正常及异常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研究食管癌高发区人群的正常食管上皮、癌前病变及癌组织活检标本中,维甲酸受体-β(RAR-β)mRNA、p16、p53和Ki67蛋白的异常表达及其与食管癌发生的关系.方法全组397例标本,其中食管正常黏膜组织25例,轻度不典型增生69例,中度不典型增生106例,重度不典型增生51例,原位癌78例,鳞状细胞癌68例.应用RNA原位杂交技术检测RAR-βmRNA的水平,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p16......

    作者:黄泓;王立峰;田海梅;刘毅;李茉;曲平;王吾茹;张伟 刊期: 2005- 03

  • 临床Ⅰ和Ⅱ期肺癌纵隔淋巴结微小转移灶的研究

    目的研究早期肺癌患者纵隔淋巴结内癌细胞微小转移的发生发展规律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32例临床分期为Ⅰ期或Ⅱ期且未经任何术前治疗的肺癌患者的181枚纵隔淋巴结,每枚淋巴结于两个不同层面切取冰冻切片,用抗上皮细胞抗原的Ber-Ep4抗体进行免疫组化染色,同时行HE染色进行对照,观察早期肺癌纵隔淋巴结内微小转移的情况.结果15例患者(46.9%)的21枚(11.6%)常规病理石蜡切片HE染色阴性的纵隔淋......

    作者:毛友生;张德超;张宏图;孙耘田;赵晓航;刘秀英;魏国联;刘芳 刊期: 2005- 03

  • 基质金属蛋白酶及其抑制因子与神经母细胞瘤侵袭转移的关系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MMP-9及其抑制因子(TIMP)-2、TIMP-1与神经母细胞瘤侵袭转移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35例神经母细胞瘤标本中MMP-2、MMP-9及TIMP-2、TIMP-1的表达情况,并比较其在无转移、局部转移及远处转移患者肿瘤组织中的表达程度.结果在有局部转移的B组和远处转移的C组患儿中,MMP-2高表达者分别为9例和10例,相对于病灶局限的A......

    作者:程瑜;董蒨;孙立荣;杨传民;江布先 刊期: 2005- 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