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肿瘤杂志》1979年创刊,ISSN 0253-3766, CN 11-2152/R。现为月刊,每期80页。《中华肿瘤杂志》1999年获第一届国家期刊奖提名奖,2001年被列为中国期刊方阵双奖期刊。1992、1997和2003年分获第一、二、三届中国科协优秀科技期刊奖。2001—2008、2013年度获“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称号,2008、2011和2014年,入选第一、第二、第三届“中国精品科技期刊”。 2006—2011年连续6年入选中国科协精品科技期刊工程项目(B类),2012—2015年入选中国科协精品科技期刊工程项目期刊学术质量提升项目,2014—2015年获得中国科协精品科技期刊工程项目科技期刊出版人才国际培训项目。2012和2013年度分别入选“中国国际影响力优秀学术期刊”。多次获得中华医学会优秀期刊奖。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肿瘤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0253-3766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2152/R
邮发代号: 2-47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79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436.00
杂志荣誉 科协优秀期刊二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华肿瘤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0253-3766
- 国内刊号:11-2152/R
- 出版周期:月刊
-
原发性阴道恶性黑色素瘤26例临床分析
阴道恶性黑色素瘤是来源于阴道黏膜基底层黑色素细胞的恶性肿瘤,恶性度极高,较为罕见.现将我院收治的26例患者的临床特点、诊治及生存情况分析如下.......
作者:应晔 刊期: 2004- 04
-
磁共振成像和磁共振血管造影对颈动脉间隙肿瘤诊断价值分析
目的探讨无创性磁共振成像(MRI)和磁共振血管造影(MRA)对颈动脉间隙肿瘤的诊断价值,及其对术前制定手术方案的作用.方法对临床可疑或确诊为颈动脉间隙肿瘤的26例患者进行了术前颈部MRI和MRA检查,观察病变的形态、边界、内部信号,病变与颈动脉、分支动脉和颈内静脉的关系,以及颈总动脉分叉角度.结果在22例经手术或活检病理证实的患者中,颈动脉体瘤14例(15个),颈动脉瘤4例,神经鞘瘤3例,转移性低......
作者:刘佩芳;李欣;鲍润贤;刘经祖;葛正津 刊期: 2004- 04
-
40例原发性气管癌治疗结果
目的回顾性分析原发性气管癌的临床资料和治疗结果.方法40例原发性气管癌中,男性28例,女性12例,中位年龄47岁.从出现症状到确诊的中位时间为10个月(1~60个月).其中腺样囊性癌15例,鳞癌14例,腺癌8例,小细胞癌2例,黏液表皮样癌1例.采用手术加放射治疗32例,单纯放射治疗6例,单纯手术治疗2例.结果全组患者中位生存时间40个月,1,5,10年生存率分别为86%、59%和29%,局部控制率......
作者:吴开良;蒋国梁;付小龙;周允中 刊期: 2004- 04
-
82例进展期胃癌术后腹腔持续温热灌注联合静脉双途径化疗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进展期胃癌术后行腹腔持续温热灌注联合静脉的双途径化疗的临床疗效.方法82例Ⅱ~Ⅳ期胃癌术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6例,腹腔持续温热灌注联合静脉的双途径化疗3次,常规静脉化疗3次;对照组36例,常规静脉化疗6次.两组化疗均采用LFAP方案(甲酰四氢叶酸钙+5-氟脲嘧啶+吡喃阿霉素或米托蒽醌+顺铂),并均于术后21~28d开始化疗.结果治疗组1,3年生存率分别为97.8%(45/......
作者:左云;徐敏;沈冬;卢玮冬;陆景峰 刊期: 2004- 04
-
三维螺旋CT成像技术在进展期胃癌中的应用
目的评价三维螺旋CT(3DCT)在进展期胃癌(AGC)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1999年6月至2000年12月连续检查54例AGC患者.3DCT采用容积重建技术,选用3种方法,即仿真内窥镜(VE)、剪辑体积块(CVB)、总和投射(RS),并行螺旋CT增强扫描(2DCT).分析评价病变显示情况、显示病变形态的能力、Borrman分型、伪影和滞留液.结果(1)病变显示情况:以CVB较佳,完整显示达88.......
作者:朱强;沈琳;李洁;单军;宋朝晖;杨伯琴;金懋林 刊期: 2004- 04
-
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淋巴细胞亚群的初步研究
目的研究乳腺癌发生转移和未发生转移时前哨淋巴结(sentinellymphnode,SLN)的免疫功能.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乳腺癌患者SLN中免疫细胞CD3+T、CD4+T、CD8+T、CD16+NK和CD19+B的改变,并与非SLN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肿瘤未发生转移时,SLN的CD3+T、CD4+T、CD8+T、CD16+NK、CD19+B数量与非SLN差异无显著性.当肿瘤发生转移时,......
作者:王水;范萍;武正炎 刊期: 2004- 04
-
多排CT对肝细胞癌动门脉分流诊断能力研究
目的评价多排CT(MDCT)技术诊断肝细胞癌(HCC)合并动门脉分流(APS)的能力.方法282例HCC接受MDCT肝动脉早期、晚期和门脉期薄层增强扫描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APS的诊断标准:(1)门脉主干和(或)1级分支增强早于肠系膜上静脉或脾静脉,或门脉主干和(或)1级分支显影密度大于肠系膜上静脉或脾静脉;(2)门脉2级及以下分支增强早于门脉主干,或门脉2级及以下分支显影密度大于门......
作者:罗明月;单鸿;姜在波;李露芳;黄惠卿;张建生 刊期: 2004- 04
-
胸腺癌患者临床病理特点和预后
目的分析胸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探讨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整理54例胸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和生存资料,按Masaoka标准分期.其中根治切除18例(其中类癌9例),姑息切除17例,探查10例.运用寿命表法计算累积生存率,采用Logrank检验和Cox多因素分析模型进行回顾性预后研究.结果全组术后5年生存率为44.4%.肿瘤位于前纵隔和无钙化是其特点,在鉴别诊断中起重要作用.肿瘤大小、病理类型、手术方......
作者:李鉴;张德超;汪良骏;张大为;张汝刚 刊期: 2004- 04
-
肝癌患者乙型肝炎病毒全基因组结构分析
目的研究肝细胞癌患者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Bvirus,HBV)全基因组的结构及特点.方法PCR扩增并克隆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阳性肝癌患者血清中HBV全基因组DNA,测序并进行基因结构分析.结果获得不同肝癌患者来源的22株HBV全基因组DNA,均属于C或B基因型和adr或adw2血清型.与标准株相比,肝癌患者来源的HBV在表面抗原、核心抗原的B/T细胞表位、X蛋白的反式激活......
作者:林旭;徐晓;郑大利;林建银 刊期: 2004- 04
-
人白血病不同致瘤潜能细胞系的基因表达差异分析
目的探索人白血病细胞系在裸鼠体内致瘤的分子生物学机制.方法应用DNA芯片技术,检测K562和K562-n细胞的基因表达差异.结果K562和K562-n细胞表达差异显著的基因有139条,其中在K562-n细胞中表达上调的有42条,表达下调的有97条.在这139条基因中,有85条已在GeneBank中登录,54条为新序列.这些基因可以划分为5个主要的功能群:(1)肿瘤相关基因,包括原癌基因和肿瘤抑制基......
作者:吕书晴;许小平;夏放;王健民 刊期: 2004- 04
动态资讯
- 1 《中国医药生物技术》杂志创刊
- 2 三阴性乳腺癌与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过表达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比较
- 3 E-钙黏附蛋白和p120-连环素蛋白在乳腺浸润性小叶癌和导管癌中的表达差异及意义
- 4 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治疗消化道恶性肿瘤的临床分析
- 5 经直肠腔内超声诊断精囊平滑肌肉瘤一例
- 6 1958-2007年江苏省启东市肝癌死亡率趋势分析
- 7 启东肝癌的早诊早治及筛查效果评价
- 8 选择性出入肝血流阻断在肝切除手术中的应用
- 9 死亡相关蛋白激酶1和CD147在食管鳞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 10 肢体恶性黑色素瘤的肢体隔离热灌注化疗
- 11 产极高甲胎蛋白胃癌二例
- 12 腮腺皮脂腺癌一例
- 13 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侵及纵隔器官扩大手术治疗的评价
- 14 甲状旁腺癌一例
- 15 维吾尔族白血病患儿白血病干细胞免疫表型和染色体核型特点
- 16 热休克蛋白70与IL-2抗肿瘤作用的对比研究
- 17 异黏蛋白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蛋白在三阴性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 18 人端粒酶逆转录酶启动子在裸鼠中增强人喉癌对基因放射治疗的敏感性
- 19 新基因1A6定位及在肿瘤中的双色荧光原位杂交分析
- 20 术前MRI动态增强扫描可降低早期非肿块型乳腺癌保乳术切缘阳性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