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肿瘤杂志》1979年创刊,ISSN 0253-3766, CN 11-2152/R。现为月刊,每期80页。《中华肿瘤杂志》1999年获第一届国家期刊奖提名奖,2001年被列为中国期刊方阵双奖期刊。1992、1997和2003年分获第一、二、三届中国科协优秀科技期刊奖。2001—2008、2013年度获“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称号,2008、2011和2014年,入选第一、第二、第三届“中国精品科技期刊”。 2006—2011年连续6年入选中国科协精品科技期刊工程项目(B类),2012—2015年入选中国科协精品科技期刊工程项目期刊学术质量提升项目,2014—2015年获得中国科协精品科技期刊工程项目科技期刊出版人才国际培训项目。2012和2013年度分别入选“中国国际影响力优秀学术期刊”。多次获得中华医学会优秀期刊奖。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肿瘤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0253-3766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2152/R

邮发代号: 2-47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79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436.00

杂志荣誉 科协优秀期刊二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华肿瘤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肿瘤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0253-3766
  • 国内刊号:11-2152/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科协优秀期刊二等奖期刊收录: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知网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医学文摘,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文摘与引文数据库, 万方收录(中),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中华肿瘤杂志2018年第5期文章
  • 索拉非尼和舒尼替尼一线治疗转移性肾癌的疗效比较及预后分析

    目的评价索拉非尼和舒尼替尼作为一线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治疗转移性肾癌的疗效和安全性,并探讨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71例临床病理资料完整的转移性肾癌患者的资料,其中索拉非尼组174例,舒尼替尼组97例,评价索拉非尼组和舒尼替尼组的疗效和不良反应.采单因素和多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预后影响因素.结果索拉非尼组和舒尼替尼组的客观反应率分别为14.9%和19.6%,疾病控制率分别为......

    作者:蔡文;袁易初;李明阳;孔文;董柏君;陈勇辉;张进;薛蔚;黄翼然;周立新;黄吉炜 刊期: 2018- 05

  • 术前18F-氟代脱氧葡萄糖PET-CT诊断四肢及躯干皮肤黑色素瘤淋巴结转移的应用价值

    目的评价术前18F-氟代脱氧葡萄糖(18F-FDG)PET-CT在诊断四肢及躯干皮肤黑色素瘤淋巴结转移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112例术前已行18F-FDGPET-CT检查的皮肤黑色素瘤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方法,对PET-CT检查的淋巴结大径、标准摄取值(SUV)大值、PET-CT诊断意见分级与终病理诊断结果进行关联分析,对原发灶Breslow厚度与PET-C......

    作者:张鑫鑫;方艳;徐立斌;许宋锋;赵振国;孙超;马沛卿;刘婷;于胜吉;张雯杰 刊期: 2018- 05

  • 基于CT图像的纹理分析在膀胱癌不同病理级别鉴别中的价值

    目的探讨CT图像纹理分析方法在鉴别膀胱尿路上皮癌不同病理学级别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3例经术后病理证实的膀胱癌患者的53个病灶,其中高级别尿路上皮癌(HGUC)27个,低级别尿路上皮癌(LGUC)26个.所有患者在同一台CT机上,以同样的扫描参数进行盆腔CT平扫和增强扫描.2名影像科医师分别利用软件工具在CT平扫和增强图像上对病灶进行勾画,并获得感兴趣容积(VOI),生成基于特征类的92个参数......

    作者:刘震昊;石家源;王海屹;叶慧义;王湛博;杨铁;马鑫;白旭 刊期: 2018- 05

  • 140例套细胞淋巴瘤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套细胞淋巴瘤(MCL)的临床特征、疗效和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40例MCL患者的临床特征和不同治疗方案的疗效,并进行预后影响因素分析.结果140例患者中位年龄59岁,男女之比为6:1.Ann-Arbor分期Ⅲ~Ⅳ期134例(95.7%),伴有B症状37例(26.4%),骨髓受累61例(43.6%),脾脏肿大38例(27.1%).含利妥昔单抗方案治疗组总缓解率(ORR)、3年生存率和......

    作者:胡美薇;娄引军;杨敏;王华锋;王蕾;金洁 刊期: 2018- 05

  • 术后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比值与肝细胞癌切除术后复发及患者生存的关系

    目的探讨肝癌手术后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比值(NLR)与肝癌患者复发、生存的关系.方法收集2010年5月至2014年4月间行根治性切除的344例原发性肝细胞癌(HCC)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和随访资料.绘制术后NLR预测复发和生存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并确定佳界值,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评价复发和生存的影响因素.结果344例患者中,早期复发104例,晚期复发84例.ROC曲线分析显示,术后NLR......

    作者:吴晓龙;毕新宇;李智宇;赵宏;赵建军;周健国;黄振;张业繁;蔡建强 刊期: 2018- 05

  •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不同放疗计划方式下内乳区非计划性受照剂量的比较研究

    目的探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放疗患者不同放疗计划方式间内乳区非计划性照射的剂量学参数差异.方法138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接受胸壁±锁骨上放疗的患者均未接受内乳区放疗,依据放射治疗肿瘤协作组(RTOG)标准勾画患侧内乳区,按照计划方式不同分为三维适形放疗(3D-CRT)组、野中野正向调强放疗(F-IMRT)组和逆向调强放疗(I-IMRT)组.比较3组间内乳区受照剂量、不同肋间内乳区相关剂量体积参数的差......

    作者:王玮;孟英涛;宋远芳;孙涛;徐敏;邵倩;张英杰;李建彬 刊期: 2018- 05

  • 初次保乳手术腋窝淋巴结状态对乳腺癌患者局部区域复发后预后的影响

    目的探讨初次保乳手术治疗时腋窝淋巴结状态对乳腺癌患者局部区域复发后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天津市肿瘤医院2001年2月至2009年12月期间收治的72例乳腺癌保乳术后局部区域复发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初次保乳手术腋窝淋巴结状态分为腋窝淋巴结阳性组(23例)和阴性组(49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和远期生存情况,进行局部区域复发后预后影响因素分析.结果72例患者中,局部复发21例,区域复发35例......

    作者:张震;张薇;厉子杰;王希梅;曹旭晨;肖春花 刊期: 2018- 05

  • 迁移侵袭抑制蛋白和p21活化激酶1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迁移侵袭抑制蛋白(MIIP)和p21活化激酶1(PAK1)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表达,分析其与子宫内膜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135例子宫内膜癌、55例不典型增生和88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MIIP和PAK1蛋白的表达,分析子宫内膜癌组织中MIIP和PAK1蛋白表达的临床意义及二者的相关性.结果正常子宫内膜组、不典型增生组和子宫内膜癌组MIIP的阳性表达率分别......

    作者:姜素;田文艳;闫晔;腾飞;高金萍;王颖梅;薛凤霞 刊期: 2018- 05

  • 乳腺癌保乳术后同侧乳腺复发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

    目的分析乳腺癌保乳术后同侧乳腺癌复发(IBTR)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2013年行保乳手术治疗后IBTR的63例女性乳腺癌患者,原发和复发象限部位明确,伴或不伴有区域复发和(或)远处转移,比较同象限复发组与异象限复发组患者的病理特征变化情况、局部复发时间和IBTR后的总生存率(IBTR-OS)、无病生存率(IBTR-DFS).结果63例患者初诊时均接受了保乳手术治疗,其中行......

    作者:孙广毅;王淑莲;唐玉;金晶;宋永文;刘跃平;王维虎;房辉;陈偲晔;任骅;刘新帆;余子豪;李晔雄 刊期: 2018- 05

  • 胰腺癌耐药细胞株JF305/CDDP和PANC-1/GEM的生物学特性及新耐药相关基因MSX2的发现

    目的建立胰腺癌耐药细胞株,探寻新的胰腺癌细胞耐药基因并初步研究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大剂量间歇诱导法建立对顺铂(CDDP)和吉西他滨(GEM)耐药的细胞株.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8(CCK-8)法检测其半数致死量(IC50)、耐药指数(R)及交叉耐药情况,并观察其生长差异.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耐药细胞的周期变化,Transwell迁移实验检测其迁移能力的改变,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检测......

    作者:袁伟;隋晨光;马肖;马洁 刊期: 2018- 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