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肿瘤杂志》1979年创刊,ISSN 0253-3766, CN 11-2152/R。现为月刊,每期80页。《中华肿瘤杂志》1999年获第一届国家期刊奖提名奖,2001年被列为中国期刊方阵双奖期刊。1992、1997和2003年分获第一、二、三届中国科协优秀科技期刊奖。2001—2008、2013年度获“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称号,2008、2011和2014年,入选第一、第二、第三届“中国精品科技期刊”。 2006—2011年连续6年入选中国科协精品科技期刊工程项目(B类),2012—2015年入选中国科协精品科技期刊工程项目期刊学术质量提升项目,2014—2015年获得中国科协精品科技期刊工程项目科技期刊出版人才国际培训项目。2012和2013年度分别入选“中国国际影响力优秀学术期刊”。多次获得中华医学会优秀期刊奖。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肿瘤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0253-3766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2152/R
邮发代号: 2-47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79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436.00
杂志荣誉 科协优秀期刊二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华肿瘤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0253-3766
- 国内刊号:11-2152/R
- 出版周期:月刊
-
前哨淋巴结活检在无临床淋巴结转移的早期舌癌临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前哨淋巴结活检技术用于指导无临床淋巴结转移的早期舌癌颈部处理方案的可靠性.方法对18例临床淋巴结阴性(cN0期)的T1和T2期口腔舌鳞状细胞癌患者,采用核素法(淋巴结闪烁显像法+γ探针法)定位前哨淋巴结,进行术中冰冻病理检查,患侧颈部常规行Ⅰ~Ⅲ区或Ⅰ~Ⅳ区清扫,将淋巴结清扫病理和免疫组化结果与前哨淋巴结冰冻结果进行对比.比较前哨淋巴结活检与原发灶浸润深度两种方法预测颈部淋巴结转移情况的准......
作者:刘杰;王晓雷;刘琳;薛丽燕;刘侃;黄辉;徐震纲 刊期: 2013- 06
-
氩离子热凝固术治疗癌前病变和早期食管癌的远期效果
目的评价内镜下氩离子热凝固术(APC)治疗癌前病变和早期食管癌的远期效果.方法1994年至2005年间,采用APC治疗171例癌前病变和早期食管癌患者,随访观察其长期生存情况.168例(98.2%)接受了多次内镜复查,平均每例2.8次.随访率为100%.结果癌前病变者160例,随访5年,死于非癌疾病11例,发展为食管鳞癌5例(死亡2例,行食管切除术3例),无癌生存144例.癌前病变者经APC治疗后......
作者:王国清;郝长青;魏文强;赵琳 刊期: 2013- 06
-
三阴性乳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分析
目的分析三阴性乳腺癌(TNBC)的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天津肿瘤医院2004年1月至2010年6月期间收治的并有完整临床病理资料的14506例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临床病理特征、复发转移情况以及预后进行分析.结果14506例乳腺癌患者中,TNBC1886例(13.0%),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过表达型1958例(13.5%),LuminalA型7282例(50.......
作者:李春艳;王培;张晟;刘艳;张瑾 刊期: 2013- 06
-
低频旋转磁场治疗晚期恶性肿瘤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低频旋转磁场治疗晚期恶性肿瘤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137例晚期恶性肿瘤患者采用转速为400r/min、磁场强度为0.4T的低频旋转磁场治疗.治疗范围包括原发病灶、转移器官和受累淋巴结.每d治疗1次,每次治疗2h,治疗30~50d,平均42d.结果137例晚期恶性肿瘤患者全部完成低频旋转磁场治疗,其中显效者28例,有效者54例,临床治疗获益率为59.9%.患者治疗前的KPS评分、QOL评......
作者:韩俊庆;刘奇;孙成涛;姚健;赵斌;王宏 刊期: 2013- 06
-
卵巢上皮癌患者血清中人附睾蛋白4的水平及其与预后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卵巢上皮癌患者血清中人附睾蛋白4(HE4)的水平及其与患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12例卵巢上皮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和随访信息,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和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测定患者治疗前血清中HE4和CA125的水平,分析治疗前血清HE4和CA125的水平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相关性.结果112例卵巢上皮癌患者治疗前的血清HE4水平为26.9~3253.5pmol/L,中位......
作者:郑虹;高雨农;高维娇;高敏;燕鑫 刊期: 2013- 06
-
M2型巨噬细胞和调节性T细胞在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组织中的含量及其与患者预后的关系
目的分析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患者肿瘤组织中M2型巨噬细胞和调节性T细胞(Tregs)的含量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确诊并有完整的临床和随访资料的92例DLBCL患者资料.以CD163作为M2型巨噬细胞标记,以Foxp3作为Tregs细胞标记,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肿瘤组织和癌旁组织中CD163和Foxp3蛋白的表达,分析CD163和Foxp3蛋白的表达与DLBCL临床病......
作者:徐原林;王华庆;钱正子;宋拯;周世勇;张会来;邱立华;王先火;王平 刊期: 2013- 06
-
肾脏肿瘤影像学大小与病理大小的差异
目的研究肾脏实质性肿瘤通过CT测量的大径与术后病理大径之间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9月至2010年9月在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仁济医院行肾脏肿瘤手术且临床病理资料完整的204例患者的资料,采用配对t检验比较平均CT大径与病理大径之间的差异,分析其差异与术后病理分期和病理类型的关系.结果204例患者的肿瘤平均CT大径为48.3mm,平均病理大径为47.0mm,差值为1.3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作者:黄吉炜;董柏君;张进;孔文;薛蔚;刘东明;黄翼然 刊期: 2013- 06
-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和nm23-H1蛋白在Ⅱ期和Ⅲ期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和nm23-H1蛋白在Ⅱ期和Ⅲ期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110例Ⅱ期和Ⅲ期结直肠癌患者肿瘤组织中VEGF-C和nm23-H1蛋白的表达水平,以53例癌旁组织作为对照;分析VEGF-C和nm23-H1蛋白的表达与Ⅱ、Ⅲ期结直肠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结果VEGF-C蛋白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阻性表达率为71.8%,明显......
作者:耿倩倩;李毅;唐春卉;李恩孝;吴胤瑛;张冠军 刊期: 2013- 06
-
双突变溶瘤腺病毒联合吉西他滨治疗裸鼠原位膀胱癌的效果
目的探讨双突变溶瘤腺病毒AxdAdB-3联合吉西他滨治疗裸鼠原位膀胱癌的效果.方法以含有LacZ基因的腺病毒AxCAlacZ感染人膀胱癌细胞株YTS-1、T24、5637、KK47和正常细胞株HCV29、WI38,用5-溴-4-氯-3-吲哚-β-D-半乳糖苷染色,检测不同细胞株对腺病毒的易感性.以AxCAlacZ和AxdAdB-3感染上述细胞,免疫组化染色检测不同细胞中腺病毒结构蛋白的表达.采用流......
作者:王华;刘卓;王宗平;李方印;赵阳;陈贵平;李德川 刊期: 2013- 06
-
胃癌组织中硫酸酯酶2和WRN基因启动子甲基化与伊立替康药物敏感性的关系
目的探讨胃癌组织中硫酸酯酶2(SULF2)和WRN基因启动子甲基化对伊立替康药物敏感性以及胃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药物敏感性实验检测伊立替康对102例胃癌新鲜组织的抑制率.采用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检测SULF2和WRN基因启动子的甲基化状况,并分析SULF2和WRN基因的甲基化与胃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以及伊立替康敏感性的关系.建立裸鼠移植瘤模型,检测胃癌组织中SULF2基因的甲基化对......
作者:王琳;沈洁;孟丽娟;樊卫飞;王峻;刘宝瑞 刊期: 2013- 06
动态资讯
- 1 肺大泡相关性肺癌的临床特征
- 2 肝细胞癌多基因甲基化异常及其临床意义
- 3 八重癌一例
- 4 上颌窦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一例
- 5 胃癌组织中硫酸酯酶2和WRN基因启动子甲基化与伊立替康药物敏感性的关系
- 6 维甲酸受体-β等肿瘤分子标志物在食管正常及异常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 7 芬太尼透皮贴治疗癌症疼痛疗效观察
- 8 胸段食管癌切除术患者的预后分析
- 9 快中子与光子混合照射生物效应的实验研究
- 10 原发性乳腺癌患者术前血清中糖类抗原153癌胚抗原和组织多肽特异性抗原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
- 11 神经母细胞瘤细胞系裸鼠转移模型及局部皮下荷瘤模型的建立
- 12 恶性骨肿瘤的化疗进展
- 13 Slit/Robo信号通路与恶性肿瘤发生发展和侵袭转移的关系
- 14 颈部淋巴结阳性情况与下咽癌患者预后的关系
- 15 如何看待新版日本胃癌治疗指南中的七个临床问答
- 16 骨显像阴性脾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骨浸润一例
- 17 黑色素瘤生长趋化因子1对卵巢癌细胞生物学功能的影响
- 18 结直肠癌肝转移的多因素分析
- 19 肺癌淋巴结微转移灶检测对分期和预后的影响
- 20 乳腺癌保乳术后基于体表标记和触诊范围以及CT图像显示腺体勾画全乳靶区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