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肿瘤杂志》1979年创刊,ISSN 0253-3766, CN 11-2152/R。现为月刊,每期80页。《中华肿瘤杂志》1999年获第一届国家期刊奖提名奖,2001年被列为中国期刊方阵双奖期刊。1992、1997和2003年分获第一、二、三届中国科协优秀科技期刊奖。2001—2008、2013年度获“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称号,2008、2011和2014年,入选第一、第二、第三届“中国精品科技期刊”。 2006—2011年连续6年入选中国科协精品科技期刊工程项目(B类),2012—2015年入选中国科协精品科技期刊工程项目期刊学术质量提升项目,2014—2015年获得中国科协精品科技期刊工程项目科技期刊出版人才国际培训项目。2012和2013年度分别入选“中国国际影响力优秀学术期刊”。多次获得中华医学会优秀期刊奖。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首页>中华肿瘤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肿瘤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0253-3766
- 国内刊号:11-2152/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科协优秀期刊二等奖期刊收录: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知网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医学文摘,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文摘与引文数据库, 万方收录(中),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46 XY单纯性腺发育不全合并恶性混合性生殖细胞肿瘤一例
张乃怿;曹登峰;郑虹;高雨农
关键词:肿瘤, 生殖细胞和胚胎性, 性腺发育不全, 染色体
摘要:患者社会性别为女性,15岁,因发热、下腹痛、发现腹部巨大包块于2012年6月29日在外院行开腹右卵巢肿物剥除术+左卵巢活检术。术中见:右卵巢22 cm ×18 cm ×16 cm多房囊实性肿物,左卵巢条索状,子宫幼稚型。术后6d查甲胎蛋白(AFP)为5710 ng/ml,CA125为45.6 U/ml。术后病理示:左卵巢组织伴纤维化骨化及钙化,右卵巢未成熟畸胎瘤Ⅱ级,部分区域见腺管状或疏网状结构,细胞有异型性,需除外混合性生殖细胞肿瘤可能。患者于我院病理会诊为右侧卵巢混合性恶性生殖细胞肿瘤(未成熟畸胎瘤Ⅱ级和卵黄囊瘤,未成熟畸胎瘤占75%,卵黄囊瘤约占肿瘤成分的25%;图1)。此外,在左侧卵巢组织的表面有团状钙化,钙化灶与未成熟畸胎瘤和卵黄囊瘤不在同侧,团状钙化强烈提示性腺母细胞瘤(图1)。复查AFP为51.30 ng/ml。患者未来月经,体格检查:身高165 cm,体重47.5 kg,无喉结,双乳平坦,乳头小,乳晕苍白,腋毛稀疏,双侧腹股沟及大阴唇内未触及包块,阴毛分布呈女性型,较稀疏,女性外阴,呈幼女型,阴道通畅,单指探查可触及宫颈样结构,直径约1.5 cm,内诊欠满意,未触及子宫及附件结构。查激素水平,雌二醇为5.21 pg/ml,促卵泡生成素为134.4 IU/L,睾酮为0.033 ng/ml,孕激素为0.227 nmol/L。患者及家属均否认性别异常家族史。考虑患者无月经来潮,激素水平异常,卵巢发现混合型恶性生殖细胞肿瘤,不能除外染色体异常,经两家医院外周血核型检测证实为46 XY。考虑单纯性腺发育不全,混合型恶性生殖细胞肿瘤,建议患者切除双侧性腺。与患者及家属就性别选择、肿瘤治疗及生育功能方面充分沟通后,患者及家属选择女性,要求手术同时切除子宫不保留生育功能。患者于2013年1月9日在全身麻醉下行全子宫+双性腺及输卵管切除+后陷凹肿物切除术。肉眼检查双侧卵巢呈条索状,未见结节。双侧附件(性腺和输卵管)全部进行组织学检查,显微镜下示双侧性腺均可见性腺母细胞瘤以及无性细胞瘤(图2),双侧性腺均有钙化。后陷凹结节为畸胎瘤,只有成熟成分,未见未成熟成分;双侧输卵管未见异常。子宫内膜不活跃,子宫肌层未见异常,宫颈未见异常。术后诊断:46 XY单纯性腺发育不全,右侧性腺未成熟畸胎瘤Ⅱ级;右侧性腺卵黄囊瘤;双侧性腺母细胞瘤;双侧性腺无性细胞瘤。患者术后行BEP (博来霉素+依托泊苷+顺铂)方案化疗4个疗程,2013年5月化疗结束,目前定期随访未见复发征象,建议行长期激素替代治疗。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