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肿瘤杂志》1979年创刊,ISSN 0253-3766, CN 11-2152/R。现为月刊,每期80页。《中华肿瘤杂志》1999年获第一届国家期刊奖提名奖,2001年被列为中国期刊方阵双奖期刊。1992、1997和2003年分获第一、二、三届中国科协优秀科技期刊奖。2001—2008、2013年度获“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称号,2008、2011和2014年,入选第一、第二、第三届“中国精品科技期刊”。 2006—2011年连续6年入选中国科协精品科技期刊工程项目(B类),2012—2015年入选中国科协精品科技期刊工程项目期刊学术质量提升项目,2014—2015年获得中国科协精品科技期刊工程项目科技期刊出版人才国际培训项目。2012和2013年度分别入选“中国国际影响力优秀学术期刊”。多次获得中华医学会优秀期刊奖。

首页>中华肿瘤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肿瘤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0253-3766
  • 国内刊号:11-2152/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科协优秀期刊二等奖期刊收录: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知网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医学文摘,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文摘与引文数据库, 万方收录(中),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中华肿瘤杂志2016年第03期

t(14;18)和 myc 基因重排双阳性弥漫性大 B 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特征和预后

张宏伟;陈振文;王列样;贺建霞;郑玉萍;韩维娥;杨斌;王艳丽;赵志强;白敏;苏丽萍

关键词:淋巴瘤, t( 14, 18), myc重排, DHL, 预后
摘要:目的:探讨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中t(14;18)、myc基因重排的发生情况以及t(14;18)、myc基因重排双阳性的二次打击淋巴瘤( DHL)的临床特征和预后。方法采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检测106例DLBCL患者肿瘤组织中t(14;18)和myc 基因重排的发生情况,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检测myc蛋白和bcl-2蛋白的表达情况,分析t(14;18)、myc基因重排双阳性DHL的临床特征和预后以及影响DLBCL患者预后的因素。结果106例DLBCL患者中,t(14;18)阳性27例(25.5%), myc基因重排阳性13例(12.3%),DHL 7例。 t(14;18)与myc基因重排相关(P=0.019)。7例DHL患者的发病年龄为52~84岁,2例患者的国际预后指数( IPI)评分为3分4,例为4分,1例为5分;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 ECOG)评分均为3分;4例患者发病时累及骨髓,合并白血病。7例DHL患者的生存时间为0.5~6个月,中位生存时间为4个月。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有无B症状、Ann Arbor分期、ECOG评分、血清乳酸脱氢酶水平、IPI评分、免疫分型、bcl-2蛋白表达、myc蛋白表达、myc基因重排与DLBCL患者的预后有关(均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ECOG评分、bcl-2蛋白表达、myc蛋白表达、myc基因重排以及免疫分型均为影响DLBCL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均P<0.05),其中myc基因重排的预测意义强( OR=4.337,P<0.001)。结论 DHL的发病率较低,其诊断主要根据基因检测,t(14;18)与myc基因重排可能协同导致其发病;DHL具有明显的侵袭性,预后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