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肿瘤杂志》1979年创刊,ISSN 0253-3766, CN 11-2152/R。现为月刊,每期80页。《中华肿瘤杂志》1999年获第一届国家期刊奖提名奖,2001年被列为中国期刊方阵双奖期刊。1992、1997和2003年分获第一、二、三届中国科协优秀科技期刊奖。2001—2008、2013年度获“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称号,2008、2011和2014年,入选第一、第二、第三届“中国精品科技期刊”。 2006—2011年连续6年入选中国科协精品科技期刊工程项目(B类),2012—2015年入选中国科协精品科技期刊工程项目期刊学术质量提升项目,2014—2015年获得中国科协精品科技期刊工程项目科技期刊出版人才国际培训项目。2012和2013年度分别入选“中国国际影响力优秀学术期刊”。多次获得中华医学会优秀期刊奖。

首页>中华肿瘤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肿瘤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0253-3766
  • 国内刊号:11-2152/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科协优秀期刊二等奖期刊收录: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知网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医学文摘,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文摘与引文数据库, 万方收录(中),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中华肿瘤杂志2017年第12期

肝细胞癌术后预后新型评分系统的建立

王翊凯;毕新宇;李智宇;赵宏;赵建军;周健国;黄振;张业繁;李慕行;陈晓;吴晓龙;茅锐;胡旭辉;胡翰杰;刘剑梅;蔡建强

关键词:肝肿瘤, 肝切除术, 预后, 预后评分系统
摘要:目的 建立一个基于肝细胞癌(HCC)临床病理特征的术后预后评分系统.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9—2010年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连续收治的接受肝切除术治疗的845例HCC患者的临床资料,选取临床上常用的21个临床指标进行研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确定术前甲胎蛋白(AFP)水平、术前血清碱性磷酸酶(ALP)水平和术中出血量3个临床指标的截断值(cut-off值),以Kaplan-Meier法和Cox回归模型确定HCC术后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以小加权法建立HCC术后预后评分系统,并按评分结果将HCC患者分为低危、中危和高危3个风险组,比较3组HCC患者的复发和生存情况.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HCC患者的中位无复发生存时间(RFS)与患者有无症状、术前AFP水平、血清ALP水平、肿瘤直径、是否多发、腹腔淋巴结转移情况、有无大血管侵犯或存在瘤栓、有无肝外侵犯或穿破浆膜、肝硬化程度、术中出血量、切除方式、是否有病理脉管瘤栓、术中是否输血、有无围手术期输血有关(均P<0.05);HCC患者的中位总生存时间(OS)与患者有无症状、术前AFP水平、血清ALP水平、肿瘤直径、是否多发、腹腔淋巴结转移情况、有无大血管侵犯或存在瘤栓、有无肝外侵犯或穿破浆膜、肝硬化程度、术中出血量、切除方式、是否有病理淋巴细胞浸润、是否有病理脉管瘤栓、术中是否输血、有无围手术期输血有关(均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术前AFP≥20 ng/ml、有临床症状、肿瘤直径≥5 cm、肿瘤多发、大血管侵犯或存在瘤栓、肝外侵犯或穿破浆膜、中度及重度肝硬化、非解剖性切除是影响HCC患者术后RFS和OS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术中出血量≥325 ml是影响患者术后RFS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腹腔淋巴结转移和病理脉管瘤栓是影响患者术后OS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将11个预后因素按照各自权重建立HCC术后预后评分系统,评分区间为0~26分,其中0~5分为低危组(286例),6~12分为中危组(503例),≥13分为高危组(56例).低危、中危和高危组患者的中位RFS分别为80、27和6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中位OS分别为134、51和15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建立的新型的评分系统对HCC术后的长期生存具有有效的预测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