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肿瘤杂志》1979年创刊,ISSN 0253-3766, CN 11-2152/R。现为月刊,每期80页。《中华肿瘤杂志》1999年获第一届国家期刊奖提名奖,2001年被列为中国期刊方阵双奖期刊。1992、1997和2003年分获第一、二、三届中国科协优秀科技期刊奖。2001—2008、2013年度获“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称号,2008、2011和2014年,入选第一、第二、第三届“中国精品科技期刊”。 2006—2011年连续6年入选中国科协精品科技期刊工程项目(B类),2012—2015年入选中国科协精品科技期刊工程项目期刊学术质量提升项目,2014—2015年获得中国科协精品科技期刊工程项目科技期刊出版人才国际培训项目。2012和2013年度分别入选“中国国际影响力优秀学术期刊”。多次获得中华医学会优秀期刊奖。

首页>中华肿瘤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肿瘤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0253-3766
  • 国内刊号:11-2152/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科协优秀期刊二等奖期刊收录: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知网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医学文摘,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文摘与引文数据库, 万方收录(中),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中华肿瘤杂志2017年第09期

胰头癌淋巴结微转移的发生规律及其与患者预后的关系

周扬;汪洪骏

关键词:胰腺肿瘤, 淋巴结转移,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预后
摘要:目的 探讨胰头癌淋巴结微转移的发生规律,分析其对胰头癌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以手术显微镜法完整取出40例行胰腺癌根治术及区域淋巴结清扫的胰头癌患者的淋巴结,采用细胞角蛋白单克隆抗体(AE1/E3),以免疫组化法复检常规病理检查结果为阴性的淋巴结,统计各组淋巴结临床转移和微转移的发生率,分析淋巴结微转移与胰头癌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40例患者共收集1550枚淋巴结.常规病理检查结果显示,27例患者的199枚淋巴结存在临床转移,患者的淋巴结阳性率为67.5%(27/40),淋巴结转移率为12.8%(199/1550).以免疫组化法对1301枚阴性淋巴结进行复检,检出6例患者共130枚淋巴结存在微转移.综合常规病理检查和免疫组化检查结果,40例患者的淋巴结阳性率为82.5%(33/40),与单纯常规病理检查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21);淋巴结转移率为21.2%(329/1550),与单纯常规病理检查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常规病理检查结果显示,淋巴结转移率较高的为第13组(24.1%,68/282)、第14组(18.1%,58/321)、第12组(12.7%,31/245)、第16组(12.3%,30/243)和第17组(11.4%,12/105).免疫组化检查结果显示,微转移发生率较高的淋巴结分别为第14组(16.5%,53/321)、第13组(15.2%,43/282)、第16组(6.2%,15/243)、第12组(4.9%,12/245)和第8组(5.0%,7/141).综合两种检查结果,淋巴结转移率较高的组别分别为第13组(39.4%,111/282)、第14组(34.6%,111/321)、第16组(18.5%,45/243)、第12组(17.6%,43/245)和第17组(11.4%,12/105).11例患者生存超过1年,29例患者在术后8~11个月内死于复发或转移,40例患者的1年生存率为27.5%.其中,常规病理检测淋巴结阳性患者的1年生存率为14.9%,常规病理检测淋巴结阴性、免疫组化检测淋巴结阳性患者的1年生存率为33.3%,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32);常规病理检测与免疫组化检测均阴性患者的1年生存率为71.4%,与常规病理检测阳性组患者的1年生存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0).结论联合应用常规病理检查和免疫组化检查可有效提高胰头癌淋巴结微转移的检出率,第13、14、12、16和8组淋巴结易发生微转移,存在微转移的患者预后明显较差.在行胰腺癌根治性切除术时,应特别注意对第13、14、16、12和17组等转移率较高的淋巴结进行清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