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肿瘤杂志》1979年创刊,ISSN 0253-3766, CN 11-2152/R。现为月刊,每期80页。《中华肿瘤杂志》1999年获第一届国家期刊奖提名奖,2001年被列为中国期刊方阵双奖期刊。1992、1997和2003年分获第一、二、三届中国科协优秀科技期刊奖。2001—2008、2013年度获“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称号,2008、2011和2014年,入选第一、第二、第三届“中国精品科技期刊”。 2006—2011年连续6年入选中国科协精品科技期刊工程项目(B类),2012—2015年入选中国科协精品科技期刊工程项目期刊学术质量提升项目,2014—2015年获得中国科协精品科技期刊工程项目科技期刊出版人才国际培训项目。2012和2013年度分别入选“中国国际影响力优秀学术期刊”。多次获得中华医学会优秀期刊奖。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肿瘤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0253-3766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2152/R
邮发代号: 2-47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79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436.00
杂志荣誉 科协优秀期刊二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华肿瘤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0253-3766
- 国内刊号:11-2152/R
- 出版周期:月刊
-
规范化射频消融治疗肝脏肿瘤
目的探讨规范化射频消融治疗肝脏肿瘤的疗效、适应证、并发症和治疗规范.方法严格按照术前评估、术中完全损毁和术后即时评价的规范化操作程序,对421例肝脏肿瘤患者进行冷循环射频消融治疗,共634处病灶,行射频消融1121次.结果全组421例患者无术中死亡.全部634处病灶中有514处完全消融,占81.1%.其中大径<3cm病灶的完全消融率为91.4%(382/418),3~5cm病灶为78.9%(97/......
作者:唐喆;方河清;吴育连;彭淑牖;许俊;陈建科;杨光钊 刊期: 2008- 09
-
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治疗肺癌患者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的临床观察
目的评价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rhTPO)治疗肺癌患者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51例肺癌患者在化疗后出现不同程度的血小板减少,根据其血小板下降程度分为轻度、中度、重度组,均给予rhTPO治疗,同时监测血常规、肝肾功能、凝血功能.结果51例肺癌患者血小板轻度、中度、重度抑制者分别有24、15和12例,rhTPO持续用药时间分别为(5.3±2.8)、(6.3±3.2)和(5.6±2.8)......
作者:徐云华;陈智伟;叶翔赟;陆舜 刊期: 2008- 09
-
18F-FDG PET-CT在原发灶不明转移性肿瘤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18F-FDGPET-CT显像在原发灶不明转移性肿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PET-CT技术,对67例原发灶不明转移性肿瘤患者行显像检查,将结果与病理学检查或临床结果对照,并比较原发灶与转移灶标准摄取值(SUV)的相关性和差异.结果67例患者中,18F-FDGPET-CT发现可疑原发灶39例,经病理或临床诊断证实36例,检出率为53.7%(36/67).新检出远处转移灶13个,淋巴结转移灶1......
作者:胡漫;李明焕;孔莉;刘宁波;杨国仁;于金明 刊期: 2008- 09
-
全身一体化磁共振成像和全身扩散加权成像对淋巴瘤结内病变的检出能力
目的评价全身一体化磁共振成像(MRI)和全身扩散加权成像(DWI)对淋巴瘤结内病变的检出能力和临床价值.方法对23例病理证实为淋巴瘤的患者行全身一体化MRI和全身DWI扫描.全身一体化MRI采用常规冠状位扫描;全身DWI行轴位连续多次分段扫描,然后将各段图像重建成全身图像.结果23例患者共检出417枚淋巴结,其中全身一体化MRI的总检出率是79.1%,全身DWI的总检出率是89.7%.全身一体化M......
作者:李震;胡道予;夏黎明;冯定义;彭莉;王承缘;褚倩 刊期: 2008- 09
-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联合NP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中肿瘤空洞形成的意义
目的分析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经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联合NP方案(长春瑞滨+顺铂)治疗后的肺部病灶内空洞形成现象,探讨其对抗血管生成治疗效果评价的意义.方法57例晚期NSCLC患者,分别经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联合NP方案(29例)和NP方案(28例)治疗.治疗2个周期后行胸部CT检查,进行疗效评价;对治疗后出现肿瘤空洞的NSCLC进行临床及CT灌注成像分析;治疗前、后采用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患者......
作者:黄纯;王柳春;肖建宇;叶兆祥;刘竹君;徐文静;程新;王晶;李凯 刊期: 2008- 09
-
胸内巨大实质性肿瘤的诊断与外科治疗
目的探讨胸内巨大实质性肿瘤的诊断与外科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治疗的36例胸内巨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肿瘤彻底切除34例,同期行上腔静脉成形术3例,左无名静脉结扎术2例.6例患者术后加用放射治疗.结果36例患者中,围术期死亡2例,占5.6%.术后平均住院时间为14.2d.症状明显改善者32例,术后出现复张性肺水肿6例.随访1~22年,良性肿瘤患者平均存活时间为10.0年,恶性肿瘤患者平均......
作者:赵百亲;董爱强;陈如坤 刊期: 2008- 09
-
肝细胞癌与肝内胆管癌的免疫组化诊断
目的评价一组免疫组化标志物在诊断和鉴别诊断肝细胞癌(HCC)和肝内胆管癌(ICC)中的价值.方法对手术切除的90例HCC和80例ICC分别进行石蜡包埋肝细胞1(HepPar1)、多克隆性癌胚抗原(pCEA)、CD34、CD10、CD105、多药耐药相关蛋白3(MRP-3)、环氧合酶2(COX-2)、黏糖蛋白1(MUC-1)、水通道蛋白1(AQP-1)和CK19等10种抗体的免疫组化染色,比较其表达......
作者:董辉;丛文玲;朱忠政;王斌;冼志红;俞花 刊期: 2008- 09
-
非小细胞肺癌完全切除及综合治疗后预后预测模型的建立与评价
目的建立基于非小细胞肺癌(NSCLC)完全切除及综合治疗后病理学参数及干预措施的预后预测模型,并评价其效用.方法参照Nottingham指数建模原理,首先以587例完全切除及综合治疗后的NSCLC患者为建模样本,基于病理参数和干预措施建立预后预测模型,并以312例NSCLC患者为检验样本予以验证.通过验证后,终建立基于总样本(899例NSCLC患者)的预后预测模型.结果NSCLC的组织学类型(H)......
作者:韦尉东;傅剑华;林鹏;李小东;杨弘;戎铁华;陈丽昆 刊期: 2008- 09
-
子宫内膜和卵巢双原发癌43例临床与预后分析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和卵巢双原发癌的临床病理特点、治疗方法及其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43例子宫内膜和卵巢双原发癌的临床病理资料、治疗方法、生存情况及其预后.结果43例患者的年龄为28~73岁,中位年龄49岁.主要症状为不规则阴道出血和盆腹腔疼痛.查体发现盆腹腔肿物17例(39.5%),子宫增大12例(27.9%).所有患者均行超声检查,超声发现盆腔肿瘤29例(67.4%),子宫内膜增厚或异常回声10例(......
作者:马绍康;张宏图;孙阳春;吴令英 刊期: 2008- 09
-
胰腺导管腺癌根治性切除术后复发转移及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胰腺导管腺癌根治性切除术后复发转移及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56例胰腺导管腺癌根治性切除术患者的临床病理及随访资料,对患者术后复发转移及预后的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56例胰腺导管腺癌患者根治性切除术后复发转移率为73.2%(41/56),术后3个月、6个月、1年和2年复发转移率分别为26.8%(15/56)、51.8%(29/56)、64.3%(36/56)和69.6%......
作者:解亦斌;赵平;王成锋;单毅;赵东兵;刘骞;白晓枫 刊期: 2008- 09
动态资讯
- 1 供体细胞嵌合率的动态定量检测在供体淋巴细胞回输中的应用
- 2 关于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投稿网址的声明
- 3 膜型基质金属蛋白酶-1对乳腺癌细胞浸润能力的影响
- 4 大鼠实验性肝癌发生过程中存活素基因表达的动态观察
- 5 梭形细胞横纹肌肉瘤的临床病理特点
- 6 食管癌根治术式对远期呼吸功能的影响
- 7 多帕菲有奖征文通知
- 8 直肠癌术后腰大肌转移一例
- 9 不同剂量地塞米松预处理多西紫杉醇过敏反应的临床研究
- 10 颅底骨肉瘤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
- 11 经支气管镜确诊CT隐性肺癌
- 12 氧化砷对MR2细胞耐药转运分子作用的研究
- 13 超声评价甲状腺结节恶性度分级的初步探讨
- 14 自由呼吸状态下三维CT和四维CT极限时相全乳正向调强放疗治疗计划的比较
- 15 RNA干扰survivin基因对卵巢癌细胞生长凋亡及药物敏感性的影响
- 16 过表达Notch1对小细胞肺癌细胞的增殖和神经内分泌标志物表达的抑制作用
- 17 蛋白激酶B在肺鳞癌和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病理意义
- 18 非小细胞肺癌的全新靶点ROS1融合基因
- 19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表达与非小细胞肺癌放疗敏感性的关系
- 20 中心型非小细胞肺癌支气管动脉灌注疗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