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肿瘤杂志》1979年创刊,ISSN 0253-3766, CN 11-2152/R。现为月刊,每期80页。《中华肿瘤杂志》1999年获第一届国家期刊奖提名奖,2001年被列为中国期刊方阵双奖期刊。1992、1997和2003年分获第一、二、三届中国科协优秀科技期刊奖。2001—2008、2013年度获“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称号,2008、2011和2014年,入选第一、第二、第三届“中国精品科技期刊”。 2006—2011年连续6年入选中国科协精品科技期刊工程项目(B类),2012—2015年入选中国科协精品科技期刊工程项目期刊学术质量提升项目,2014—2015年获得中国科协精品科技期刊工程项目科技期刊出版人才国际培训项目。2012和2013年度分别入选“中国国际影响力优秀学术期刊”。多次获得中华医学会优秀期刊奖。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肿瘤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0253-3766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2152/R
邮发代号: 2-47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79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436.00
杂志荣誉 科协优秀期刊二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华肿瘤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0253-3766
- 国内刊号:11-2152/R
- 出版周期:月刊
-
血清胃蛋白酶原及骨桥蛋白联合筛查胃癌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血清胃蛋白酶原(PG)Ⅰ、PGⅡ和骨桥蛋白(OPN)联合检测筛查胃癌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570例受检者,其中胃癌144例,不典型增生6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113例,糜烂、溃疡70例,慢性浅表性胃炎92例,健康者91例.采用ELISA方法检测受检者血清PGⅠ、PGⅡ、OPN的含量.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确定PG联合OPN筛查胃癌的检验效率.结果PGⅠ≤80ng/ml+PGⅠ/PGⅡ......
作者:宫月华;孙丽萍;袁媛 刊期: 2006- 09
-
p16INK4a免疫细胞化学检测在筛查宫颈癌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p16INK4a免疫细胞化学检测在筛查宫颈癌及其癌前病变中的作用.方法选择220例宫颈液基细胞学剩余标本,制作液基薄片进行p16INK4a免疫细胞化学检测,随访组织活检结果,并与高危人乳头瘤病毒(HR-HPV)DNA检测结果进行对照.结果p16INK4a在宫颈细胞学诊断的鳞状细胞癌(SCC)、鳞状上皮内高度病变(HSIL)、鳞状上皮内低度病变(LSIL)、非典型鳞状细胞-不除外上皮内高度病......
作者:李旻;曹箭;王乃鹏;李龙玉;李凌;乔友林;潘秦镜 刊期: 2006- 09
-
磺基转移酶1A1基因多态性和饮食暴露与结直肠癌易感性的关系
目的研究磺基转移酶(SULT)1A1基因Arg213His多态性与结直肠癌易感性,及其与结直肠癌相关危险因素的交互作用.方法对140例结直肠癌患者和343例正常对照进行病例对照研究,运用PCR-RFLP方法检测SULT1A1基因Arg213His多态.结果SULT1A1的Arg/Arg、Arg/His和His/His的分布频率在对照组和结肠癌、直肠癌组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红肉、过度......
作者:陈坤;范春红;金明娟;宋亮;徐虹;何寒青;童峰 刊期: 2006- 09
-
复制缺陷型腺病毒Ad-p14ARF治疗肝细胞癌的实验研究及作用机制的探讨
目的研究复制缺陷型重组腺病毒Ad-p14ARF用于肿瘤基因治疗的可行性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利用Ad-Easy系统构建并扩增了Ad-p14ARF复制缺陷型腺病毒;应用台盼蓝细胞计数法和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Ad-p14ARF对肝癌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AnnexinV/PI双染法结合流式细胞仪检测不同滴度的Ad-p14ARF作用后肝癌细胞的凋亡情况;Westernblot法检测相关蛋白的表达情况,构建皮下肝......
作者:宋海峰;钱海利;张雪艳;梁萧;付明;林晨 刊期: 2006- 09
-
负载抗原肽的树突状细胞增强腺病毒载体介导hTRP2诱发抗小鼠黑色素瘤免疫
目的探讨人黑色素瘤相关抗原TRP2(hTRP2)MHCⅠ多肽TRP2p180-188(SVYDFFVWL)修饰小鼠骨髓来源的树突状细胞(DC),增强腺病毒载体介导hTRP2(AdhTRP2)诱发的抗小鼠黑色素瘤免疫效果.方法AdhTRP2免疫C57BL/6小鼠,3周后分别用AdhTRP2或DC/SVYDFFVWL再免疫一次.用体内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杀伤实验和细胞内IFNγ染色(ICS)分......
作者:谭晓华;刘畅;万永红 刊期: 2006- 09
-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胞外区基因修饰树突状细胞的抗实验性肺转移作用
目的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胞外区基因修饰树突状细胞(DC)的抗肿瘤转移作用及其机制.方法电穿孔法基因转染DC,ELISA检测基因转染DC表达sVEGFR-2水平;经尾静脉给C57BL/6小鼠分别注射PBS、DC、pcDNA3.1修饰的DC(DC-vector)、pcDNA3.1/sVEGFR-2修饰的DC(DC-sVEGFR-2),连续3次,每次间隔1周,后一次免疫注射后10d,以51Cr释......
作者:潘建平;翁跃颂;吴茜茜 刊期: 2006- 09
-
基质金属蛋白酶-9反义寡核苷酸对卵巢癌细胞侵袭黏附能力的影响
目的观察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反义寡核苷酸(ASODN)转染对卵巢癌细胞体外侵袭黏附行为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以Lipofectinmin介导的MMP-9反义寡核苷酸转染至经纤黏连蛋白诱导MMP-9表达的卵巢癌细胞株HO-8910PM,利用RT-PCR、Westernblot及明胶酶谱法检测转染寡核苷酸后HO-8910PM细胞MMP-9的mRNA、蛋白表达及酶活性的变化;通过细胞......
作者:胡晓霞;李力;黎丹戎;张玮;唐步坚 刊期: 2006- 09
-
膜型基质金属蛋白酶-1对乳腺癌细胞浸润能力的影响
目的研究膜型基质金属蛋白酶-1(MT1-MMP)对乳腺癌细胞株浸润能力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用20μg/ml刀豆素(ConA)刺激乳腺癌细胞株MDA-MB-453,促使其表达MT1-MMP蛋白,并用免疫细胞化学和Westernblot法检测;然后加入外源性MMP-2原酶(proMMP-2),并用明胶酶谱分析法检测proMMP-2被激活的情况;后用侵袭实验检测细胞株的浸润能力.实验中将细......
作者:姚广裕;曾木圣;林鹏;宋立兵;张星;何洁华;杨名添;戎铁华 刊期: 2006- 09
-
自杀性肿瘤疫苗对大鼠卵巢癌的治疗作用及其安全性研究
目的将自杀基因修饰的卵巢癌细胞与树突状细胞(DC)融合制备成自杀性肿瘤疫苗(FC/TK),观察FC/TK对大鼠卵巢癌的免疫治疗作用,并探讨对FC/TK进行体内灭活的可行性.方法以聚乙二醇法,用大鼠骨髓来源的DC与转导有自杀基因(HSV1-TK基因)的大鼠卵巢癌上皮细胞株NuTu-19细胞融合制备成FC/TK,在扫描电镜下观察FC/TK的形态;用3H-TdR渗入法,检测FC/TK刺激T细胞增殖的能力......
作者:康玉;徐丛剑;刘惜时;邵志敏;欧周罗;罗建明;吴超群;钟翠平;顾健人 刊期: 2006- 09
-
肾透明细胞癌舌根转移一例
患者女,43岁.右肾癌术后5个月,因胸闷憋气、视物不清伴咽部异物感1个月于2005年8月4日入院.患者1年前因不明原因的腰背部疼痛到当地医院就诊,行腹部B超及MRI检查,诊为右肾肿瘤,于2005年3月16日行根治性右肾癌切除术.术后病理检查:右肾透明细胞癌,8.0cm×5.5cm大小,输尿管切缘未查见癌,肾上腺组织无异常.术后未做特殊治疗.1个月前出现胸闷憋气、视物不清,并自觉舌部活动僵硬及咽部异......
作者:徐敏;孙惠英;王仁本;巩合义;朱昆莉;李金丽 刊期: 2006- 09
动态资讯
- 1 人乳头状瘤病毒核酸分型检测试剂的研究进展
- 2 125I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恶性肿瘤的现状和未来
- 3 不同治疗方法对363例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生存的影响
- 4 血栓标志物评估恶性肿瘤患者静脉血栓风险
- 5 经典型Kaposi肉瘤一例
- 6 CK 5/6 CK 14雌激素受体和孕激素受体检测在乳腺导管内增生性病变辅助诊断中的应用
- 7 术前介入治疗对肝细胞癌患者围手术期转归的影响
- 8 以胸腔积液为首发症状的结肠脾曲癌相关性脾破裂一例
- 9 肾细胞癌胰腺转移的诊断和治疗
- 10 腋窝腺泡状软组织肉瘤一例
- 11 吻合血管腓骨近端带关节移植治疗桡骨远端骨巨细胞瘤
- 12 基质金属蛋白酶-9反义寡核苷酸对卵巢癌细胞侵袭黏附能力的影响
- 13 中国抗癌协会妇科肿瘤专业委员会第八次全国学术交流会议征文通知
- 14 甲状旁腺癌一例
- 15 24例食管癌肉瘤的临床分析
- 16 乳腺癌细胞分泌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诱导肺预转移小生境的形成
- 17 非小细胞肺癌三维适形放疗剂量体积直方图参数与放射性肺损伤CT分级的关系
- 18 经皮冷消融与125I粒子植入联合化疗治疗67例晚期胰腺癌的疗效和安全性
- 19 抗Ⅳ型胶原酶胞内抗体对人巨细胞肺癌PG细胞侵袭的抑制作用
- 20 鼻咽癌组织中EGFR和p-ERK蛋白表达的检测及意义